世界银行《物流绩效指数》(Logistics Performance Index,简称LPI)的考察包括两大方面:国际物流绩效与国内物流绩效。
1)国际物流绩效
通过对一个经济体6个方面的二级指标进行评估,然后通过一定的统计学方法计算,最后得出一个经济体总体的国际物流绩效指数。这6个方面分别是:
① 海关方面:考察海关清关和边境管理的效率;
② 基础设施:考察贸易和交通基础设施的质量;
③ 运输安排的便利性:考察安排运输的便利性(这里的运输服务是具有充分价格竞争的);
④ 物流服务的质量:考察物流服务(包括:拖车、货代和报关)的能力和质量;
⑤ 追溯和跟踪:考察追溯和跟踪货物的能力;
⑥ 时效性:考察在计划或者预计交货时间内将货物交付给收货人的频度。
2)国内物流绩效
国内物流绩效的考察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进行,与国际物流绩效指数不同,世界银行并未将这些指标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总体的指数,这应当是由于国内物流绩效考察涉及的指标过多,在应用统计学分析时存在较大困难造成的。
定性角度从7个方面考察:规费和费用的水平、基础设施的质量、服务的完善和质量、流程效率、延迟的主要原因、自2013年以来物流环境的变化、从业人员的能力。
定量角度设置了25个指标:海运或空运出口耗用时间和成本:距离、交付时间、耗费成本;陆运出口耗用时间和成本:距离、交付时间、耗费成本;海运或空运进口耗用时间和成本:距离、交付时间、耗费成本;陆运进口耗用时间和成本:距离、交付时间、耗费成本;交付货物的合格率;出口涉及政府机构的数量;进口涉及政府机构的数量;出口涉及单证的数量;进口涉及单证的数量;不涉及实物查验的通关时间;涉及实物查验的通关时间;实物查验的比例;被多次查验的比例;在线申报并处理的比例;进口商使用经许可报关行的比例;能够选择最终清关地点的比例;可以凭担保在结关前先行放行的比例。
最新报告:物流绩效指数LPI_2023_report.pdf
中国大陆的表现
报告年份 | 2007 | 2010 | 2012 | 2014 | 2016 | 2018 | 2023 |
总体表现 | |||||||
物流绩效指数 | 3.32 | 3.49 | 3.52 | 3.53 | 3.66 | 3.61 | 3.7 |
第30位 | 第27位 | 第26位 | 第28位 | 第27位 | 第26位 | 第19位 | |
分项指标得分 | |||||||
海关方面 | 2.99 | 3.16 | 3.25 | 3.21 | 3.32 | 3.29 | 3.3 |
基础设施 | 3.2 | 3.54 | 3.61 | 3.67 | 3.75 | 3.75 | 4 |
运输安排的便利性 | 3.31 | 3.31 | 3.46 | 3.5 | 3.7 | 3.54 | 3.6 |
物流服务的质量 | 3.4 | 3.49 | 3.47 | 3.46 | 3.62 | 3.59 | 3.8 |
追溯和跟踪 | 3.37 | 3.55 | 3.52 | 3.5 | 3.68 | 3.65 | 3.8 |
时效性 | 3.68 | 3.91 | 3.8 | 3.87 | 3.9 | 3.84 | 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