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睿库贸易安全及便利化研究中心

locationHome > 平说关事

平说关事

一体化平台是助力口岸营商环境改善的关键路径

作者:北京睿库发布时间:2023-02-03 10:36:18

媒体访谈录



Q

如何评价疫情防控对口岸营商环境的影响?


A


过去三年间,新冠疫情对跨境贸易货物流动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货物进口,不少需要在口岸进行消杀处理,还有部分货物要进行核酸检测,加上码头场地以及管理部门人力资源持续遭遇突发性压力,口岸营商环境受到严峻挑战。

以受影响比较大的进口冻肉这类货物为例,通关时间从疫情前的 7 天左右延长到半个月甚至 1 个月之久,平均一个集装箱的通关费用也额外增加 3 万元人民币左右。

所以说,1 月 8 日正式解除防控措施,对进出口企业和货代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利好。



图片


Q

疫情期间在口岸营商环境优化方面是否也有亮点


A


有,三年疫情期间出现了不少积极的创新性的便利化措施以及很实用的应用平台。

譬如海关总署推出的无陪同查验,深圳海关推出的视频一站通、上港集团开发实施的电子 EIR 系统等等,都很值得称道。



图片


Q

进入后疫情时代,口岸营商环境工作何去何从?


A


我从事口岸营商环境贸易便利化研究陆陆续续几十年,感觉在世行《营商环境》所列举的包括用电、创办企业、银行贷款、企业清算等十个具体方面。电子跨境贸易,也就是口岸营商环境这一项最复杂,优化的难度最大。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票货物的进出口通关过程有众多的参与方、关联方,二十多个不同性质的机构、企业在其中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非常像一个交响乐团,几十个不同的乐手在其中承担不同的角色。

区别在于,交响乐团有一个指挥,每一个乐手按照指挥的指令要求进行演奏,就能给观众呈现一部宏伟的交响作品。但通关作业过程中,正好缺乏这样的一个指挥,即便是影响力最大的海关,也无法覆盖货物进出口通关的所有流程,这个情况不仅存在于我国,也同样是全球各国都面临的共同难题。



图片


Q

在你看来,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和路径


A


我的观点很明确,建设一体化系统平台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路径。

现在行业内对中央版单一窗口的认识和看法高度一致,因为国家版单一窗口实实在在解决原先通关过程当中很多的问题,几十个政府机构进出口批文全部可以在网上申请办理,每天数十万票的报关单据全部通过这个平台一键递交,对加快通关速度,降低通关成本发挥的作用难以计算。
同样,上港集团的电子 EIR 平台,把原本十分复杂、繁琐、耗时、费力的提柜、还箱,通过电子化、信息化而变得轻松简便,赢得了集卡司机交口赞誉。他们所做的就是把码头、堆场、船代和集卡车队等几个不同类别的企业整合到一个平台上,真正实现了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效果非常好。



图片


Q

现在各地的平台建设现状如何?


A


各地都建设了一些平台,最常见的是地方电子口岸,除此之外,类似上港集团电子 EIR 这样的平台也在逐步增多。

但接下来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因为上下游企业之间小范围的互通互联相对容易,平台和平台之间的整合就另当别论了。


图片


Q

原因何在?


A


最大的障碍是利益分配。在数据本身即资产的当下,平台之间的整合意味其中一些平台会丧失对信息的掌控权、主导权,导致利益流失,抵制抗拒是自然的;第二个障碍是数据标准、格式的通用性。一开始各自为政,各干各的,谈不上数据标准、格式的通用性。在不通用的情况下进行整合,技术上困难不小,就像中欧班列,因为铁轨宽度不一,就要倒腾两次,时间和成本都大幅度增加,但似乎又谁都怪不着,大平台建设也面临同样问题。


图片


Q

有什么好的思路能够帮助跨越这两个障碍吗?


A


尽管各地的情况不完全相同,但地方电子口岸大致上都是其中的龙头平台,起步最早、功能最强、覆盖面最广,大平台的推进很大程度要看这个“带头大哥"的眼光、胸怀、气度和能力。当然,口岸所在地地方政府是否看到、想到并作出推动部署更加重要。

总之,哪个口岸能够在这一点上早日取得突破,哪个地方就可以成为口岸营商环境领域的“耀眼明星"。


图片


Q

这个大通关协作平台建设和地方政府有关吗?


A


不但有关,还关系重大。因为地方电子口岸大多属于地方政府领导,基本都是公司化运营,如果地方政府看不到大通关协同平台的价值和意义,不进行部署和安排,地方电子口岸自己的小日子过得很滋润,就缺乏动力。其次是推动大平台需要进行很多的各个参与方的协调,只有地方政府才能扮演好协调人的角色。


· END ·

忘记密码?

扫码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