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小平发布时间:2016-01-13 13:22:54
单耗:某一产品单位消耗的物料数量。
核销:料件总数和批次产品耗用量对碰,确定耗用总量和进口数量之间的差异。
至今,单耗、核销还是中国海关对加工贸易实施管理的核心关键,但我以为,随客观情势的改变,这个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到了重新审视的时候。
加工贸易在中国已经走过了30多个年头,这期间,不法分子也曾利用加工贸易渠道,通过飞料、假手册、伪报等种种手段走私逃税。但总体而言,加工贸易为中国开放战略实施、经济发展、技术水平提升以及各类技术、管理人才培养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随着08年全球金融危机、国内成本持续攀升、国际竞争力下降以及转型升级,“两高一资"禁限措施等诸多因素叠加,加工贸易出口金额占比从最高的48%,逐年下降至2015年的26%左右(本人估计)。
2015年11月,中央深改小组研究通过《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表明了继续促进加工贸易健康发展的态度鲜明。
海关加工贸易管理环境变迁 | ||
初期 | 现状 | |
加工品种 | 服装、鞋帽 | 机械、化工、航天……数十万种 |
企业规模 | 小 | 中型为主+大型、巨型 |
企业走私动因 | 比较强 | 大大降低 |
投资来源 | 港台为主 | 日、韩、欧美及台湾 |
海关管理 | 手册 | 联网 |
海关稽查 | 无 | 显著增强 |
海关企业管理 | 无 | 显著增强 |
企业信誉 | 无序 | 显著增强 |
企业内部管理 | 参差不齐 | 大幅度提高 |
企业ERP应用 | 无 | 逐渐扩大 |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过去三十多年间,中国加工贸易管理环境发生了本质性变化。
我的芝麻饼理论
一万个烧饼平均每个烧饼上黏附的芝麻颗粒数是可以通过计算获得的,但要求每一个烧饼上的芝麻颗粒数必须是平均数,即便是神仙也难以实现,但如此这般有违常理的要求在单耗和核销管理制度及操作层面却成了一项普遍适用原则。
单耗、核销管理制度的最初设计和成型本人是参与的,根本目标就是确保保税进口料件加工复出口或者补税后进入国内市场。但制度形成后,手段成了目的。姑且不论加工贸易品种的复杂多样化、企业类型的大幅度变迁、企业合规管理的显著增强等等有利于海关管理目标实现的实情,即便依旧将企业当潜在的“贼",从海关自身稽查制度、企业信誉管理制度以及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实施所产生的功效出发,这个单耗、核销制度的适用范围和强度也该适当调整才对。这十几年间,中国海关依凭上述制度完善和先进技术应用,在口岸通关制度上实现了颠覆性变革,为何加工贸易管理始终只能在最初的圈子里打转?
加工贸易业务启动初期, 采取单耗、核销管理方法适应了当时的实际需求,但这个制度的局限性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越来越突出,最大的问题是:
(1)单耗、核销制度无谓地消耗了企业和海关巨大的管理资源,企业以及海关的管理成本显著增加;
(2)简单采用理论单耗进行核销,让很多企业承担了根本不应该承担的补税义务,同样削弱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据此,我认为海关应该从最根本的管理目标出发,根据管理手段和企业内控水平实际情况,大刀阔斧启动“单耗自报、海关抽核" 改革举措。具体而言,就是参考税务报税制,对具有一定规模、管理水平达到一定标准的,由企业定期(譬如每半年)自主提交报表,海关保留稽查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