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睿库贸易安全及便利化研究中心

locationHome > 平说关事

平说关事

平说关事(16):保税直销, 路在何方?

作者:江小平发布时间:2016-05-31 11:01:18

保税直销,路在何方

财政部18号《通知》杂议


跨境电商≠保税直销

QQ图片20160531105120.png

正本清源,概念先行。本月24日,财政部关税司发布通知,对保税方式进口商品,通过网上直接销售给境内居民的业务进行规范。按照概念确定的基本要求,此项业务的准确称谓应该是:保税进口网络直销,使用保税直销也可以。但通知将其称为“跨境电子商务零售"(企业对消费者,即B2C),即便是把括弧里的内容加上,也依然是牛头不对马嘴。保税直销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新兴行业,和“海淘"、“直购"、“电商"、“跨境电商"等等概念相互牵扯,但可以肯定不是一回事,业内一般将其称为备货式电商,也不是十分规范。财政部通知甫一出台,网络上一片“电商新政"如何如何,喧嚣之下隐藏的是浮夸。而这浮夸的来源正是发号施令的行政机关。对一个新兴业态的概念、定义进行科学界定和规范,是行政管理机构最应该担负的责任,2014年海关总署56号公告在概念应用上具有明显的逻辑缺陷,而此次由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三部门联合出台的新规依旧沿用,实在不敢恭维。

海淘发展带动保税直销

制度设计必须对管理对象有深入透彻的了解,保税直销的直接动因是“海淘"(海外网络直购)。过去十年间,基于互联网以及个人移动终端的普及发展,越来越多的国人加入“海淘"大军。既然海淘交易火爆,由国内企业统一批量订购,价格可以更加便宜;通过集装箱海运进口,运输费用大大降低;从境内保税仓发货,时间可以大大缩短, 保税直购的替代优势一目了然。而从国家层面看,最后的结果是该进的商品总要进来,与其肥水流入外人田,允许国内企业开展保税直销也属情理之中。于是,2013年开始了谨慎的区域性试点。

蚂蚁搬家是保税直销的一大病灶

QQ图片20160531105330.png

财政部18号通知新规实施后,免税额取消、大部分商品税负增加、单次及年度限额以及商品种类设置限制等等,对现有以及打算参与的大部分保税直销经营者而言,不啻为一盆冷水。原因何在?《通知》说是“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健康发展",属于言不及义的官话套话。财政部官方发布的带有解读性质的文稿称“其交易具有贸易属性,全环节仅征收行邮税,总体税负水平低于国内销售的同类一般贸易进口货物和国产货物的税负,形成了不公平竞争",在我看来也站不住脚,数量众多的国际空港免税商店商品就是货物方式进口直接零售,作为一项传统业务在中国已经实施了几十年,从来没有人提出不公平竞争的质疑,海南实施离岛免税制度更是将此发扬光大,厚此薄彼,道理上也说不过去以我之见,国家对保税直销业务进行管制约束的真正原因是蚂蚁搬家,业内将其称为“刷单",即通过收集居民身份证,将整批货物化整为零通关入境,逃避关税没有采取任何应对措施,导致税款流失,掌握国家钱袋子的财政部匆匆设限也属情理之。

蚂蚁搬家---中国海关久治不愈的心病

在目前的进口关税制度下,蚂蚁搬家是一个永远无法治愈的顽疾。一桶奶粉、一个不粘锅,一盒化妆品,如果想以货物方式进入中国,它必须:

QQ图片20160531105513.png

1 由国内具有外贸资格的企业来进口(国际贸易如此复杂,哪是一般企业能够进行);

2 需要缴纳比例颇高的关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

3 需要完成复杂的进口通关流程;

4  需要完成复杂的准入程序。一个新商品的审批、检测准入过程让经历过的人几乎痛不欲生。最后的结果是不少优质价廉的商品国内要么买不到,要么价格奇高。导致各种各样的“蚂蚁搬家"应运而生。


保税直销是只“软柿子"

介于合法、违法以及宽阔的中间灰色地带的“蚂蚁搬家"渠道不止一个:港深、珠澳陆路口岸的“水客"、快递、进出境旅客的自购和代购、国际邮包、海南离岛免税……不成气候的不用管,成点气候的水客不容易管,保税直销的蚂蚁搬家尽管只是有些小气候,但因为有中间商以及交易平台。下个通知就可以管得滴水不漏。


山路断了走水路

大权在握的行政部门可以发号施令,必须这样,必须那样,而卑微的“蚂蚁们"则会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寻找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18号通知实施可以预期的的影响将是:保税直销经营商根据三大类商品的不同税率进行测算,最终含税销售价格降低的,兴高采烈,等待新的发展商机;最终销售价格上涨的,比例多少?如果相比于海淘没有优势的,只好叹口气歇业或者将保税仓直接设立到海外或者香港、澳门。对消费者而言,同样如此,就价格和时间两个因素在保税直购和海淘之间通过比较作出选择。好在出国旅游日益普及,肩挑手提确实辛苦,但要想得到一个合意的商品,即便是马桶盖,也是实现人生梦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国海关最辛苦

制度设计越复杂,实施越困难。《海关法》对进口商品在大类上分为货物和物品,国家对居民个人从境外购买或者获得的商品又在种类、数量、价值以及关税等方面设置了和货物贸易进口完全不同的管理制度,导致海关管理大为复杂和困难,每年要对上亿件进口邮包、快件属于货物还是物品进行界定;要对数千万的出境游客回国携带物品是否“自用合理"定夺,比较一下发达国家的海关制度(本人去年专门编译了美国海关的个人海淘制度,可资参考),就明白为什么中国海关最辛苦。如果光是辛苦倒也不算什么,不幸的是如此辛苦,还时时挨骂,我也时常为海关感到不平。但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只有一条,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借鉴国际经验并鼓励民众获得更多的参与制度建设的机会,删繁就简,使之更加科学合理。现在的对策基本上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次的18号《通知》无视全国人大不久前修订发布的《立法法》确定的税收法定的基本原则,新创了一套新的进口商品税制体系,原有的问题丝毫没有解决不说,反而进一步复杂化,海关总署作为其中的重要机构,参与了这项新政的制定,多少让人感到遗憾。

海淘的新机会

QQ图片20160531105722.png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第三部分明确提出了“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增设免税店。"根本目标就是促进内需。但18号《通知》的基调是限制,和国家宏观政策取向的目标上似乎缺乏协调。想买到的东西应该让民众以尽可能简便、低成本地买到,从任何角度看,保税直销都优于海淘,18号《通知》将其中的一大部分又赶回海淘去,着实让人费解。

保税直销管理有好招

在收入低下,生活困难的五、六十年代,国家对个人自用物品网开一面,设定了港澳地区800元,国外1000元,相当于普通职员两年工资收入的免税额。可惜那时免税额很高,但居民没钱(也几乎没有渠道),等有条件直接购买,免税额又取消了。 18号通知以支持健康发展的名义单独针对保税直销进行种种限制,明显偏离了国家宏观层面拉动内需的政策方向。 保税直销真正需要解决的蚂蚁搬家的经营商的“刷单"问题,其实有更加便捷有效的手段和措施,由于全部交易通过平台实施, 只需对“收件地址"以及“个人支付"这两个关键点作出规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经营商可以收集1万个身份证,但除非和快件商串通,一万个快件便无法汇聚到一个收货点。通过一万个银行账号分别完成支付更是难以想象。

QQ图片20160531104402.png








跨境电商≠保税

忘记密码?

扫码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