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睿库贸易安全及便利化研究中心

locationHome > 平说关事

平说关事

平说关事(18):制度迷宫亦堪忧

作者:江小平发布时间:2016-05-31 17:14:39


制度迷宫亦堪忧

中美海淘制度比较


QQ图片20160531171027.png

这个周末,有关“跨境电商”以及行邮税率调整新政实施,新媒体上民众吐槽一片,主流媒体辟谣解释,是是非非,真真假假,纷杂凌乱,热闹非凡。

其中的概念混乱,上一期已经说了,只剩下徒呼无奈。

QQ图片20160531171037.png

今天想说说与此相关的中美两国海关之间对个人通过网络,直接从国外购买商品在管理制度方面的差异,权当开阔一下视野。

概论

中美两国海关对海淘进口的框架性制度,包括管理流程(申报、审核、查验、放行、处罚)以及管理内容(品名、数量、价值、征免税)基本相同,但也存在一些较为显著的差异:

免税额

QQ图片20160531171055.png

美国海关设定了800美元的个人购买免税限值(此前为200美元,2016年3月10日开始提高至每人每天800美元);中国海关则设定了人民币50元的税款起征点(税额不足50元,免予征收)。2016年4月8日新的行邮税税率实施后,对应于最低税率15%的商品(包括书报、计算机、数字照相机、食品、饮料 、玩具等),免税部分价值为333元,而最高税率60%的商品(化妆品、珠宝首饰等),免税部分价值为83元;美国大幅度提高免税限额,中国则通过行邮税税率调整显著降低了免税限额。

进口金额

美国海关对个人“海淘”进口物品不设定金额限制,中国海关对邮递渠道的海淘进口设定了单次800元(港澳地区)/1000元人民币(其他国家及地区)的金额限制,如果价值超过此限额的,则仅限一件;通过快递渠道进口的,中国海关按自用合理原则掌握。

行邮税

QQ图片20160531171106.png

美国海关没有设置专门的行邮税则,也就是说,超过免税额,全部按照货物进口关税税率征收进口税。而中国海关则设定了相对简化的行邮税率。

通关手续

美国海关允许个人通过海/空/陆货运渠道进口个人自用物品或者商业性货物并可以由本人到海关办理清关手续。 而中国则仅允许个人进口自用物品,不允许个人进口商业性货物甚至超过个人自用合理数量的物品,个人办理商业性进口货物清关手续的情况也不存在。

纺织品

美国海关对纺织品进口高度敏感,超过最低限值的纺织品类“海淘”要特别留心,贸然进口可能因无法获得配额指标或者不符合原产地标识要求而被海关查扣。中国海关对个人“海淘”进口纺织品类商品没有特别限制。

保税直邮

跨境电商零售(准确名称应为保税直邮,架不住民意凶猛,只有以讹传讹)作为“海淘”的一个替代,跨境电商零售业近年在中国迅猛发展,中国政府于今年3月就境内居民单次购买限值、年度限值以及适用税率公布了相应的管理规定,而美国目前尚无同类交易形式。


大道至简,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是管理的要义。原先的中国海关除了一般贸易进口货物进口管理制度外,另外设计了专门针对出境居民携带入境物品以及邮递渠道(以前主要是境外亲友馈赠,近年则为海外网络直购替代)的管理制度,因为涉及到“自用合理”以及商品限值的确定和控制,相比于美国海关而言,明显复杂了许多。此次保税直销“新政”,在原有的双轨制之外,针对进口商品的品种、税率、限额、免税额另外创设了一个单独的管理制度,叠床架屋,将民众引入制度迷宫,加上行邮税率调整,民众海淘成本增加,招致吐槽抱怨在所难免。


QQ图片20160531104402.png

忘记密码?

扫码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