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睿库贸易安全及便利化研究中心

locationHome > 平说关事

平说关事

平说关事(93)泉水和面包--加工贸易便利化措施点评

作者:江小平发布时间:2020-01-15 10:44:38

泉水和面包


加工贸易便利化措施点评


2019年12月26日,海关总署发布《关于精简和规范作业手续促进加工贸易便利化的公告》。 

图片3.png



经与数位业内资深老师交流讨论,作出点评意见,以抛砖引玉。





基本情况:2019年1至10月的加工贸易进出口9464.3亿美元,同比下降9.4%,占同期外贸进出口25.3%,其中加工贸易出口金额6015.7亿美元, 同比下降7.6%。目前,全国加工贸易企业3.7万家,其中7%,大约2600余家大型企业实施联网监管(E账册);其余93%中小企业实施电子手册(B/C手册)管理。


1

手册设立(变更)一次申报,取消备案资料库申报


点评意见:加贸企业原先进行手册设立及手册内容变更,均需事先向主管海关提出书面申请、由主管海关通过双人审核、批准同意后办理,从申请到获得批准的时间快则三五天,慢则十天八天。这两年,全国大部分加贸企业切换使用新的金关二期加工贸易系统,除少数申请经系统风险分析提示需要转人工审核外,上述的新手册设立及变更手续由系统进行自动化审核处理。 

评价:该措施的便利性一目了然,公告对系统已经实现的优化管理措施以法律规章方式予以固化,企业对此十分欢迎

改进意见:系统自动化审核功能在部分海关被打了一点小折扣,对本关区所有手册设立及变更仍要求经过人工审核后核批,企业认为人工审核全覆盖一则没有太大的必要;二则关员工作时间总是有限,遇到节假日等情况,对企业运营多少还是有些消极影响。


2

账册设立(变更)一次申报,取消商品归并关系申报


评论:情况和结论和第一项措施相同。


3

外发加工一次申报,取消外发加工收发货记录


点评:新措施不需要发包和承接外发加工货物的数据信息事先发送两边海关,简化了人工数据录入和发送、接受操作,简化流程,为企业节省了报关成本,如企业采用委托报关的,则节省了代理申报费用,与此同时,还可避免企业因发送数据差错导致的违规风险。

企业对此给予高度好评


4

深加工结转一次申报,取消事前申请和收发货记录


点评:该措施和第三项大致相仿,深加工转出和转入双方不需要将相关的货物数据信息事先发送两边海关,有效简化了人工数据录入和发送、接受操作,简化流程,为企业节省了人力成本和委托申报费用的同时,避免了企业因发送数据差错导致的违规风险。

企业对此给予充分肯定


但:海关配套新措施实施的内部操作流程取消了原先当年12月份深加工结转可以在次年的一月份进行汇总申报的做法 ,统一要求在当年的最后一天完成汇总申报,对跨年度连续运营的转入和转出双方企业都构成了不小的工作负担和压力。


5

余料结转一次申报,不再征收风险担保金


点评:采用金关二期加贸系统实施后,已实现了余料结转一次申报并不征收风险担保金了,公告对系统已经实现的优化管理和减负措施以法律规章方式予以固化,企业对此十分欢迎。


6

内销征税一次申报,统一内销征税申报时限

 

点评:改变了此前的内销征税联系单,手续大为简便,属于重大利好,获得企业高度好评。取消《内销征税联系单》,对企业的自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关不再对内销的价格进行实质性审核,将如实申报的义务交还给了企业。

企业对此予充分肯定。

但:和第四项举措相类似,新规定对企业构成很大压力,希望恢复原先的做法。

海关系统内资深专业人士认为,这个变动的主要考虑是“当年事当月结”;现在加贸企业都配置了系统,汇总工作已经变得十分简便,当年汇总没有问题且可以避免税率调整造成的不便。

再次征求数家不同类型的企业,认为海关的想法过于理想化,汇总工作在年终的月末最后一天完成有难度!海底捞12月31日照常营业,如果税局也按照当年事当年结,要求它当日完成该月的营业额,交税额完整、准确的申报缴纳,企业该如何处理?


7

优化不作价设备监管,简化解除监管流程


点评:以电子申报替代了以前的纸质审批,简化手续,减少企业负担,受到企业欢迎好评。


8

创新低值辅料监管,纳入保税料件统一管理

点评: 大大简化低值辅料进口手续,降低企业成本。受到企业欢迎好评。


总体评议


最近这些年,海关改革措施密集出台,企业对此的真实感受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海关锐意进取,持续不断给企业端上“新菜品”,忧的是部分改革举措不切实际,过急、过猛、过多、过粗,不少企业甚至因此患上“消化不良”的改革恐惧症

此次的加工贸易管理便利化措施,总共8条,似乎都是一些鸡零狗碎的小事情,但企业对此却给出了很好的评价。譬如,笔者本人亲历过的不作价设备,海关只是明确了监管期限,过了监管期的,究竟该如何处理,海关没有制度性安排。守法企业请求海关出具一份解除监管证明书以便合规处置,但基层海关大多以没有相应规定为由予以拒绝。十几年下来,解除监管而不敢处置的设备占用了数千平米的仓库。对海关而言,属于芝麻绿豆的小事,但对企业而言,就是一个不小的心病。一旦给予解决,企业当然满心欢喜。

干渴者最需要的是一杯泉水,饥饿者最需要的是一片面包,这一次的加贸便利化措施就是这样的泉水和面包,进出口企业真心期待这样的泉水和面包能够多一点,再多一点。






最后的一点建议






对于深加工结转以及内销补税“当年事当年结”,海关和企业目前各执一词。以我本人的经验,企业对于海关的制度性要求,只要在能力范围,即便有点小麻烦,也还是积极配合响应,不会扯着嗓门大声嚷嚷。对这两项举措,企业的反映比较普遍,最好是由海关派专家选择一两家典型企业作一个专项调研,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作出决断。



忘记密码?

扫码关注微信